過往活動檔案
過往活動檔案
Destination1 御鼎興醬油, 雲林縣
以醬油為核心的社區與其文化故事
雲林縣,這片溫暖的土地,位於台灣中南部,四季氣候溫和,平均溫度在18-28°C之間。此片土地承載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生命律動,也感受著熱帶季風區的雨露滋潤。當雨季到來,梅雨與颱風的洗禮不僅豐沛了這片平原,也滋養了土地上的萬物,讓大地成為農業的沃土。平緩的地勢與肥沃的土壤,使雲林成為台灣的重要糧倉,也讓無數的農作物得以在這裡茁壯。
沿著海岸,生態系在潮汐間低吟著成為了生物棲息的自然域,也為雲林的農業、觀光和文化活動注入無限的潛力。而御鼎興位於雲林,是由家族第三代傳人、兩兄弟經營的醬油工廠。除了積極保存當地發展的傳統發酵技術外,他們還發起了「飛雀餐桌Future Dining Table」計劃,致力於復興台灣的醬油文化。透過這個計劃,他們創造了以醬油為靈感的原創食譜,並與當地農民和生產者合作舉辦相關工作坊。從生態旅遊到環境教育,每一項與自然共鳴的活動,都在傳遞著這片土地的深深情感。
御鼎興,這家擁有超過60年歷史的傳統醬油工坊,從祖父到父親,最後到謝宜澂、謝宜哲兩兄弟手上接棒,書寫著工匠精神的傳奇。它不僅是傳承技術的象徵,更是一種對文化情感的深刻詮釋。
以在地黑豆與代代相傳的古法製醬,確保每一批醬油都承載著工藝的精髓。從依據季節挑選黑豆、手工製麴的細膩觸感、順應四季變化掌握麴菌生長、仰賴充足日照調和香氣,到柴燒時的火候掌控、大灶煮醬的敬畏與自律,每一個細節都蘊含職人的用心與堅持。
自2015年起,他們與桃園的一位農夫契作黑豆,目前原料有一半來自台灣,一半為進口。同時,我們也透過使用來自台灣各地的黑豆,探索不同產區帶來的獨特風味。例如,來自宜蘭的原生茶豆、彰化田野間勤學自然農法種植的黑豆,以及雲林海邊吹拂海風孕育出的黑豆,每一顆都承載著土地的故事,為醬油增添層次與靈魂。
這份職人精神的感染力,使製醬人以心交心、以情待物的過程,讓文化傳承不再只是技術的延續,而是情感的交流。然而專注於製醬的時刻,一個人承載著孤獨,卻也因此能更專心的製作更好的醬油,隨著時代演進,也開發了許多不同風味的醬油。
圖為第三代御鼎興舊版木製招牌
圖為御鼎興的製醬場、不同顏色的甕代表著不同的世代
御鼎興在堅守傳統工藝的同時,敏銳地洞察現代社會的需求,將文化與生態智慧融為一體,喚起更多人關注當地的生態議題,也是他們所在乎的。
透過「飛雀餐桌行動」,將地方的人文、故事與食材交織成一場場獨特的飲食體驗,讓來自各地的訪客透過餐桌深入認識雲林。這不僅是味覺的饗宴,更是推廣自煮文化的行動,希望透過有意識的飲食選擇,讓人們與食物建立更深的連結,同時也改變外界對雲林的印象。
飛雀餐桌不僅是單純的用餐體驗,而是與在地青年與品牌共同策劃的文化旅程。像是在口湖,他們攜手社區青年,帶領體驗者前往成龍溼地,一邊欣賞壯闊的濕地美景,一邊透過導覽了解這片濕地的形成原因——長期過度抽取地下水,導致海水倒灌,意外造就了這片自然奇景。這樣創新做法,不僅保有了在地特色,還呼應了現代人對環境保護的期待,為文化與自然的共生提供了一個相當好的示範。
圖為來自紐西蘭的 Donna Cleveland 在製醬工廠的工作坊體驗側拍
御鼎興的故事,展現了如何將上一代的「純樸」民情融入到永續發展之中。透過與在地農民、生產者合作,重現了早期台灣村落的溫暖與社群共好的精神,如同鄰里之間的溫馨串門,彼此支援、相互幫助,將人情味融入生態與文化的共鳴之中。
自2022年起,他們開始與生產者和合作夥伴共同策劃深度遊程,走訪雲林各個小鎮,打造獨特的餐桌體驗,展現每個地方的特色與人文風貌。這些旅程串聯起了人、食物與土地的橋樑,也喚起了人們對過往那份樸實真誠的懷念。
在參訪過程中,與宜瀓聊到飛雀餐桌未來三年的短期計畫時,他說道:「我們希望接下來能花更多時間深入探索尚未走訪的雲林鄉村,在不同的季節尋訪更多在地生產者與食材,透過文字記錄這些歷程,讓土地與人的故事被更多人看見。而這八年(2017-2025)的累積,也將以食譜整理成冊,希望出版一本專屬於飛雀餐桌的食譜書,不僅紀錄這段旅程的精華,更傳遞我們對食物、文化與環境共生的信念。
此外,我們希望將這份深植於土地的情感帶向國際,在海外舉辦一場結合餐桌與策展的行動。從飲食中體悟——食物不僅是味覺的享受,更是一種永續的承諾。」
圖為集結雲林物產與御鼎興的黑豆醬油產業的「飛雀餐桌行動」體驗
部份參訪者深受御鼎興對文化與永續發展的堅持所感動,認為這是一種超越國界的普世價值,也有些人更希望將這樣的啟發帶回自己的國家,鼓勵更多人珍惜並傳承自身的文化遺產。
除了敬佩之外,他們也對御鼎興致力於生態平衡的承諾表示強烈支持,並將其視為文化企業如何與自然環境共存、甚至促進其發展的典範。置身於傳統、自然與工藝交織的空間中,他們深受御鼎興所展現的自然與愛的精神所啟發,並再次確認自己的信念——唯有尊重自然、珍視文化,才能真正實現永續發展,為未來世代創造更美好的生活。
御鼎興以食物為媒介,連結人與人、人與土地。每一款醬油都承載著獨特的故事與意義,展現其深厚的文化底蘊。像是,經典的《古早味手工柴燒醬油系列》,象徵御鼎興在經過六十餘年歷史後重新出發的里程碑,醃製過程中加入澳洲海鹽和來自日本的菌麴,不僅遵循前人的智慧,更以大甕大灶打造醬油,每一口裡都是歷史的香醇;而用自然農法的《勇氣雜糧》,經二重釀的日晒手作柴燒,設計理念來自第三代製醬人謝宜哲對土地的熱愛和土地共好的心意,同時也是對每一位食用者的人生充滿勇氣前行的祝福。
透過「飛雀餐桌」的體驗,也讓這樣的連結進一步深化,並由生產者與農民親自分享食物背後的故事,喚起人們對土地、傳統及人際關係的珍視與共鳴。
古早味手工柴燒醬油系列
勇氣雜糧
圖為製醬人謝宜澂帶領參觀者們進入製醬工廠導覽解說
『「還至本處」則直指本心,回到「生命的原點」;歷經生命中的艱辛、困擾與驚慌時,可以透過《金剛經》的「還至本處」,學習將自己帶回初心,將心定住。』——第三代製醬人謝宜澂
作者:鄭伊琪